top of page

關俊棠神父專欄

心耕•世作•暮春雨

潤物•無聲•五十載

為什麼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11 June 2021 at 4:00:00 pm

為什麼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社會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 花了25年的時間,透過神經科學、遺傳學、社會心理學,演化模型等的幫助及研究結果,探索為什麼好人總是自以為是,又或為什麼(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好像是偽君子?在界定人的行為和看法的對錯好壞的道德判斷中,大部份人都是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換另一種講法:就是立場先行,理由在後。人們對事情的好壞對錯,容易墮入先入為主的既有立場,然後才積極去找理由來維護你自己的立場正確。這解釋為什麼政見或宗教的死忠支持者,情願相信無恥的謊言或片面的道德解說而不肯坐下來,聆聽一下另一方不一樣的意見。這又引伸到另一個現象,那就是:共識了的道德固然能凝聚人心,卻也可以令人盲目。人類之天性是天擇而成,在各個群體中,個體會互相競爭,人類作為靈長動物的後代,對於這樣的競爭很是擅長。競爭讓人類的天性有了醜陋的一面——我們的自私。人類確實是自私的偽君子,善於裝出一副仁義道德的模樣,有時連自己都被嚇一跳!然而,群體之間的競爭也會塑造了人類的另一項天性。人類並非時時都是自私的偽君子,在特殊的情況下,也有能力拋下微小的自身,變成有如軀體的細胞,或者是蜂巢裡的蜜蜂,為了群體的意義而採取行動。這類體驗通常是人類生命中極其珍貴和美麗的一部份,如為國捐軀、為信仰捨命‥‥‥但蜂群思維有可能會讓我們對其他道德層面視若無睹。蜜蜂般的天性促成了利他主義、英雄主義,較為人所敬仰的一面,但也暗藏了戰爭和種族屠殺的危機。

2019香港的社會動蕩和最近成立的國安法,造就了愈越來愈明顯的社會分化現象,就連基督宗教也未能倖免。Jonathan Haidt的研究,或許能為我們仍在堅持立場先行你理由在後,情感大於理性,二元對立思維模式下的我們提供一個出路。當新的移民潮過了之後,當新的立法會塵埃落定後,當新的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上任後,教會能否為香港社會提供一個新的交談典範!?前陣子我一位好友曾分別與在2019會事件上及新主教任命上有關的幾位神長建議:能否坐下來談談時,一方是樂意的,但另一方卻拒絕了。交談的先決條件是願意聆聽。不願聆聽,就窒礙了溝通,沒有溝通,誤解和成見就會繼續發酵,有意無意甚或因無知造成的傷害就沒法痊癒。我不禁問,神父天天主持彌撒,虔誠的部份黃藍教友可能也天天參與彌撒,怎麼回應耶穌那番話:「你們在奉獻前,想起你弟兄有什麼對你不是,快快放下禮物,先與那弟兄修好,然後再來奉獻」?

疫情未爆發前,我每年都安排到台灣高雄的真福山(靜院)做個人避靜或為教友辦工作坊。當時,負責管理的姓楊夫婦主任與我分享了他倆的一件趣事,他倆每晚都會在小堂朝拜聖體,但有個共同協議,每晚各自都可以在聖體面前互相訴說自己今天的感受,愉快和不愉快的,也包括對另一半的不滿;而另一半則只許聆聽,不可答辯。他倆就是如此在分享、聆聽及靜默中每晚渡過這一個小時。

在最後晚餐廳中,耶穌為信徒祈禱:「‥‥‥願眾人都合而為一!父啊!願他們在我們來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好使你愛我的愛,在他們內、我也在他們內」。

但願不久的將來,持不同政見者及對聖經各有不同詮釋的「好人」們,能一起坐下來,濟濟一堂,在坦誠分享及謙虛聆聽中,讓聖神開解我們的心結,讓真理與真相照亮我們的黑暗面,讓基督的寶血洗淨我們頑固的自以為是。這樣,我們才配得上稱天主為「我們在天上的父」!


讓我們一起祈禱:
噢!大哉主愛,感謝祢活在我內、愛在我內、也透過我顯露出了祢那含情脈脈的凝視,讓我的所作所為,皆因與祢及與眾生的緊密結連孕育而出。請幫助我們成為一個團體,傷痕纍纍中仍分擔彼此的包袱及榮耀的重擔,俯聽我們內心想療癒這個世界的渴望。心知祢在聆聽著我們,遠先於我們的喃喃自語。因著所有形容主祢的名號,我們獻上我們的祈禱。阿們。

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