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關俊棠神父專欄

心耕•世作•暮春雨

潤物•無聲•五十載

為甚麼我做了神父?

30 April 2021 at 4:00:00 pm

為甚麼我做了神父?

小學時期,家貧,星期日沒好去處,於是逢主日下午就跑到九龍城天光道慈幼會神父辦的慶禮院消磨時間。慶禮院提供的康樂活動琳瑯滿目,由波子棋、康樂棋、到桌上足球……到跑步賽、足球賽,還有不少修士們發明的玩意……都令當時的小朋友和街童玩得開心盡興。神父修士們亦很聰明,每次節目臨結束前,所有小朋友都會齊集在一個大禮堂內,播放鮑思高神父做夢記錄下來的幻燈片。內容都是教我們要遠離罪惡及魔鬼的誘惑,引述許多怪獸及人死後落了地獄的情境。幻燈片製作十分出色,但也頂嚇人的!然而,最是令我難忘的卻是伊思高神父,他是眾多神父修士中最愛錫我們小朋友的神父。伊神父從來不發怒責備人,他總是很幽默地和小朋友們交談,問這問那的,從不嫌煩,從來都是以一種由衷的笑容來歡迎每一個小朋友,有時甚至加入我們玩耍或比賽的行列。所以當我快要小學畢業時,有一天他突然很認真地問了我一個問題:「喂!關俊棠,你想不想做神父?」那時,我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來的畫像是:神父就是一個很愛錫小朋友的人!於是,我點了頭。就在那年,我進入了教區的聖神修院。

感謝伊思高神父這位意大利籍的慈幼會士,他是第一個把司鐸聖召的種子播在我心裡的人。在我而言,無論做多少的聖召宣傳,或為聖召獻多少祈禱,都比不上一個以身教以真情實感來疼愛眾生的神父,更感動青少年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自小,我便是一個好反問的孩子。我經常駁我媽媽的嘴。我認為就算是個好媽媽,有時她的指責不一定合理或合乎事實。我曾經衝入正在上課中的教室,當面質問那位罰我弟弟站在門外姓施的幼稚園老師。我們剛搬入紅磡,第二天我和弟弟乘巴士到尖沙咀上學,因不熟悉交通情況,結果我們遲到了。那位老師不問原因,就罰了我弟弟站在課室門外,他還在哭著呢!

年紀漸長,我對人產生了好奇;為什麼人善良起來時真與天使一樣,凶惡起來時簡直將隻魔鬼;再長大點,更發現原來人有許多不同的面相。你原以為認識的,原來不一定就是真實的那個!這些不解、這些疑惑,促使我在往後的鐸職生活中,特別對人之為人感到興趣。我開始探索自己,也從而幫助別人探索自己之所以然。與此同時,也讓我不斷去探問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教會,那生於斯、活於斯的世界。

我家裡牆上掛著一塊竹掛,上面刻著「一個不安份的靈魂」,不安份不一定表示任性貪婪,而是那份對人、對人性、對這個世界,甚至是對天主的好奇。這好奇,至今令我對人不敢妄下判斷。對事情的好壞,不作二元對立的態度;對天主,不怕和祂角力卻同時又很放心安然於祂的大愛和慈悲中。想著想著,就不如把這五十載的風風雨雨、起起伏伏 ups and downs 濃縮在五十篇「為什麼」的分享中,也藉此挑起各位讀者的好奇心!

1

bottom of page